現時臨床上常見的成人先心病大多為簡單型,如房間隔缺損、室間隔缺損、動脈導管未閉等,缺損口徑較小。因為此類心臟畸形對心功能的影響相對較小,所以在兒時一般無症狀。
成年後可分為兩種,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活動量的新增,心臟負荷逐漸加重,患者在青年期後症狀逐漸明顯,出現心悸、氣短、咳嗽等症狀,此時去醫院就醫時會被發現;另一種是成年後症狀仍不明顯,只在偶然的體檢時被檢查出來。
發現先心病後該怎麼辦?
成人發現有先心病後,到底該不該治療?活了幾十年都沒事,現在就當做沒被檢查出來,可以嗎?
無症狀患者:
對於沒有症狀的患者來說,一部分在做過檢查後,醫生會明確地告訴患者,現在暫時不需要做手術,可以觀察一段時間。但觀察並不代表一切正常,患者需要定期來醫院複查,一般需要每年複查一次。
而另一部分患者雖然現時沒有明顯症狀,但因為疾病有其發展規律,醫生通過檢查評估出患者5年、甚至10年後的狀態,基於評估的結果,醫生可能仍然建議患者儘早手術,拖延下去很可能會喪失手術機會。
有症狀患者:
對於有症狀的患者而言,大多數是需要手術的。遺憾的是有少數患者此時已不能手術。這些患者往往病情比較複雜,疾病發展到了晚期,即便做了手術,也不能保證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質量和更長的壽命。囙此,只能推薦患者進行內科治療,緩解症狀。
哪些因素,會新增成人先心病的手術風險?
每個成人患者手術前的情况都不一樣,部分患者除先心病外,還合併冠心病、瓣膜病或心功能不全等心臟問題,這些對先心病手術來說都是新增危險的因素。
另外,如果患者是二次手術或三次手術,由於手術操作較多,患者出現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也會相應新增。
還有一種情况是特殊人群,如老年患者,往往合併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慢阻肺或腎功能不全等疾病,這些也會新增手術的風險。